banner1

更新时间:2017-11-13 15:16:55     信息来源:重庆瀛永律师事务所     浏览人数:     字号:||

未命名-3.jpg

昨日,一则关于天津港爆炸核心区检测出“神经性毒气”的报道引发持续关注,这让人很快联想到化学武器中的神经性毒剂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。不过多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,此系“重大误判”,出现“神经性毒气”可能因仪器出现误报所致。爆炸核心区即便出现毒气,也绝非神经性毒剂。
现场不可能出现神经性毒剂

  17日晚,一则媒体报道称,天津港爆炸现场检测出神经性毒气,指标达到了最高值。该报道称,在对爆炸核心区的空气进行监测时,除了氰化钠,还发现了一种物质就是神经性毒气,据接受采访的专家说,爆炸区域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类物质。“这些物质遇水或者遇碱能产生气体,然后产生神经性毒气,比如氰化钠,还有一些硫化碱。另外一些物质在高温爆炸过程中也会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有毒性气体,比如二甲基二硫。神经性毒气一旦被人吸入,可以与神经细胞作用,使酶失活,另外可以导致心脏骤停进而导致人死亡。”
 

“神经性毒气”的说法之所以这么受关注,可能就因为容易使人将其与化学武器中的神经性毒剂联系到一起。国家神经性毒剂中毒救治标准的起草者、国际同类标准的主要参与人员之一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王永安研究员19日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认为,神经性毒剂是毒性极强的化学物质,其毒性比氰化物高几十倍,合成极为复杂,而从爆炸现场探明的化学原料,结合神经性毒剂的核心原料和生产条件来看,事故现场根本没有产生神经性毒剂的可能。
 

《环球时报》记者19日采访的两位中国防化专家也认为,从专业角度来看,核心区应该不会产生媒体报道的所谓“神经性毒气”。
核心区还有哪些“毒气”
 

对于在爆炸核心区还可能会有哪些有毒、有害物质,天津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何树山在19日举行的爆炸事故第十场发布会上表示,目前掌握的危险品大约有40种,主要分三大类,第一类为氧化物,硝酸铵、硝酸钾,约1300吨;第二类为易燃固体,金属钠、金属镁,500吨左右;第三类为剧毒物,氰化钠为主,700吨左右。他表示,核心区危化品品种多,比较复杂,防化部队和专家共计数百人正在事故现场进行清理。

分享到: